查看原文
其他

张广祥 | 绍兴游(下)

张广祥 丁中广祥 2019-04-16

【往期回读】

母校,厮守着一截回忆

麻姑爸

棋人棋事

扬州的“喊魂”

阴阳损

无法替换的经典记忆

绍兴游(下)

江苏省丁沟中学  张广祥

接《绍兴游(上)》《绍兴游(中)

吃午饭时,商量下午的安排。我提议游玩会稽山景区。那是大禹治水会诸侯计功行赏之地,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;也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。不远,距市中心约六公里,我很想去。但应者寥寥。吃罢午饭,回到宾馆。休息到两点钟,我想,既然旅游了,不至于宅在宾馆里睡觉,还是出来走走看看为宜。既然会稽山去不了,那就在附近的书圣故里转转吧,而且此处游玩是免费的。我在群里就通告了一下,“想去书圣故里的,准备行动;不想去的在此继续休息”。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倘若没人响应,我就一人独往;但大家都响应了。

绍兴是一座小城,但是天地钟灵,山川毓秀,非常之境,孕育了非常之人。有我们前面提到的辛亥女杰秋瑾,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,咏叹凄美爱情的陆游,贤圣帝王大禹,还有卧薪尝胆的勾践,东汉名士严光,东汉孝女曹娥,弹奏广陵散的嵇康,山水诗人谢灵运,无神论者王充,唐初名臣虞世南,四明狂客贺知章,画梅奇才王冕,被称为千古完人的王阳明,多才多艺的徐渭,明末东渡日本的大思想家朱舜水,清初大儒黄宗羲,清初名臣姚启圣,编撰《古文观止》的吴楚材吴调侯,反清志士徐锡麟,一代报人邵力子,教育大家蔡元培,语言学家夏丏尊,数学家陈建功,气象学家竺可桢,历史学家范文澜,核物理学家钱三强,与中国人口变化密切相关的马寅初,挚爱林徽因的哲学家金岳霖,影界名流谢晋陈道明六小龄童……简直比天上的星星还多。

我们要去的是书圣故里。

书圣者,王羲之也。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风格平和自然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代表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在书法史上,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高中语文教材里有《兰亭集序》一文,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……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……”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,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,是王羲之名篇。




书圣故里其实也在解放北路一侧。非同宾馆往南数百米,是鲁迅故里;往北数百米,则为书圣故里。这里荟萃着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,也是刘宗周、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。

我们是从故里南门进去的。这里临大街有一牌坊,上有“翰墨春秋”四字。牌坊里,是古建筑群。当地人告诉我们,这里就是书圣故里了。于是我们从牌坊穿过。与牌坊咫尺之遥处,有一条河将故里与现代大街隔开,河上架一桥,名探花桥。此名,大概是表明这里曾出探花吧。此桥系南北跨向单孔石梁桥,桥南东西两边落坡,桥北单一斜坡,倒是有趣。探花桥下河沿岸,是临水民居,清一色的白墙黑瓦错落有致,一面面斑驳的旧墙,一幢幢古朴的民居,饱含沧桑,而又不失古韵大气。立桥而望故里,老街悠长,古居栉比;远处,还有一塔(文笔塔)耸立于青山(蕺山)…… 

过探花桥就是书圣故里景区。整个景区是开放式的,四通八达各个方向都能进入,所以也不用门票。我们过桥一直向北走去,脚下街道名蕺山街。这是一条极具老城风情的最地道的老街,民房绝非新建;也不似我去年暑期见过的朱家角古镇,商业气息极淡,完全是普通百姓真真实实生活的写照。里弄小巷、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、青石板路、庭院深深,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文化、桥文化、街市文化,成为绍兴历史文化古城的缩影。更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散落在街弄之间,平添了几分历史文化气息。

漫步街道,瞬间觉得时间慢了,心情也随之增添了几分宁静。



见到斜桥弄里的王羲之陈列馆了。

弄内不见游人,馆内冷冷清清。因为要收门票,我们也止步于陈列馆门口了。进口处匾书“王羲之陈列馆”,抱联是“心慕手追,独钟右军;尽善尽美,其惟逸少”;出口处匾书“翰墨春秋”,抱联是“俯仰思圣贤;怀抱观古今”。抱联书法不知出自何人。




见到题扇桥了。

《晋书》曰,王羲之“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,羲之书其扇各五字,姥初有愠色,因谓姥云:但言是王右军书,以求百钱,姥如其言,人竞买之。他日,姥又持扇来,羲之笑而不答。”能进入正史,说明王羲之为老妪题扇确有其事,不是后人演绎出来的美丽传说。饱经风雨剥蚀的题扇桥,就与此故事有关。

这是一座单孔半圆形石拱桥。桥边绿树茂密,桥下湖水碧绿,江南风情,水墨丹青,真美!不过,我们也感慨:凭水窗楼,现代人过着传统的日常生活,能习惯吗?北望,青山高塔历历在目;南望,高楼大厦拔地而起。桥下有王羲之为老妪题扇双人像,栩栩如生。桥下有一石碑,正面书的是“晋王右军题扇桥”,背面写的是王羲之为老妪题扇的故事。桥旁民居山墙上王羲之的书法临本。而这样的书法,在故里常跃入眼帘,平添了文化氛围。




见到尚德当铺了。

高高外墙上,一个大大的“当”字。看模样,格局森严。因为收门票,我们未进门浏览。

见到蕺坊桥了。

左侧的粉墙上,也有王羲之的墨宝。

蕺山街的尽头,我们见到戒珠寺了。

戒珠寺,原是王羲之故宅,后王羲之弃宅为寺。门额“戒珠讲寺”四字,为赵朴初所书。门联为张大千所撰:“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,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般庄严。”一般进入寺庙山门,首先看到的是笑面弥勒佛,但戒珠寺的山门里则挂着一位头戴纶巾、身穿朝服、脸色白净、留着三绺长须的王羲之像。看来,王羲之成神了。大门收门票进不了,边门敞开,我和老祝先抬脚跨入,而其他四个老鸟被赶来的工作人员拒在门外,令我大笑。寺内有一灵山宝殿,里面塑有如来和观音像,几十名善男信女正在做法事……

戒珠寺左前方的池是墨池。墙上有两个大字:墨池。当年王羲之发愤苦学,勤研书法,在此洗砚,池水尽墨,终于练成了妍美流畅的新体。曾巩曾根据王羲之的轶事,写下了著名散文《墨池记》。池不大,池沿四周砌有栏板。




在戒珠寺的东侧,我们攀登蕺山。

蕺即蕺草,大概此山因多产此草而得名。蕺山又名王家山,源于王羲之故居就在山脚。山上植被繁茂,一旦置身,凉气袭来,倒是清爽。山不高,有老鸟却也累得气喘吁吁。

我们见到蕺山书院了。

追根溯源,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曾在院中讲学,并且是刘宗周为首、他的学生黄宗羲等为中坚的蕺山学派的发祥地。辛亥革命党人徐锡麟在此教过书,历史学家范文澜、数学家陈建功、作家许钦文等也曾先后在此就读。

书院外面的院墙上有“浙学渊源”四个大字,表明此书院对浙学的深远影响。经过多少年的岁月更替,渊源的文化代代相传。拾阶而上,近身书院。门口两边的墙上分别写着“诚意”和“慎独”,这该是书院的主旨,相对于一个学校的校训。此地也收门票,但我还是强行跨入,在里面快览了两眼。院内,北有两层仿古建筑,红紫色的门窗、栏杆,墨柱墨瓦,古色古香。二层有横匾“相韩旧塾”,底层设“刘念台先生讲堂”(念台是刘宗周的字)。院南,门上悬匾“蕺山薪火”。

书院外,蕺山的风声传入耳畔,我们还似乎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。




继续攀登,我们见到文笔塔了。

文笔塔,又名王家塔,当是蕺山的标志性建筑。若登临,绍兴全城定可全收眼底。外观之,塔为八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,五层。塔边碑石记录了文笔塔的历史:1941年日本侵略军在塔基上修筑过碉堡,抗战胜利后清除;塔址还曾被用来建筑绍兴电视台的电视发射塔;2003年年底前复建。

大蛋很开心,得意地说:“见到王家的塔了。”他的夫人姓王。在他想来,这塔跟他有某种关联。可惜,你夫人姓王有啥用呢?若要登塔,请掏钱买票!




下山了,我们见到临鹅池了。

据说,某日,王羲之携友池边行曲水流觞,正欲泼墨挥毫,忽灵鹅一声长鸣,梳羽凫水,如行云流水之场景。右军顿悟,运笔时就象鹅掌拨水一样,终集书法之大成,被后人尊为书圣。

眼前所见的一个约三十平米的池塘里,停着一只古老的乌蓬船,乌蓬上白色的“书圣故里”四字十分醒目,似在迎接远方的游客。池塘周边绿树茂密,一片繁盛景象。细看,一角绿树丛中还有几只白色的鹅前来应景。崖壁上一个大大红色的“鹅”字,隐现于繁密绿叶。塘边还有两尊栩栩如生的塑像:王羲之手拿毛笔,正指教儿子练字。





离开了临鹅池,我们又走在了街弄。

在笔飞弄,我们见到蔡元培故居了。

蔡元培,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、革命家、政治家,民主进步人士,曾任北京大学校长、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。 

大门的门楣匾额“蔡元培故居”为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。两侧楹联是毛泽东对蔡元培的赞誉,“学界泰斗,人世楷模”, 沈鹏书写。门厅上悬“翰林”匾额。蔡元培曾考中进士,被清朝廷授予翰林院编修。此处也收门票,我们未进。




再行数步,有一处东西向宽阔的里弄,两侧墙壁上介绍了书圣故里的开发建设情况。

还是在笔飞弄,见到钱业公所了。本是当时当地钱业同行的聚会和交易的场所,如今这里已打造成钱币博览馆。收门票,我们未进。





出了街道,就是蔡元培广场。广场东侧照壁,有“学界泰斗,人世楷模”八个鎏金大字;西侧,临解放北路,有一座蔡元培的坐像。广场中间主通道铺着玻璃,下面有流水。整个广场不大,但是氛围营造得不错。绿树成荫,小雨濛濛之中,蔡元培的塑像为广场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气。



至此,书圣故里游玩完毕。我以为,欲探寻古城绍兴的文脉,书圣故里是必须要到的地方。这片至今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,是绍兴历史文脉的灵魂凝聚,是绍兴古老岁月的沧桑记忆。它就像一卷展开的古朴典雅的巨大水墨画,悠悠地散发出淡淡的水墨香。

绍兴,一座南方现代化小城,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。现代与传统,热闹和安静,一切都似乎结合得天衣无缝。我真的羡慕绍兴人,因为生活在这里,刚好不过!




【花边趣事】

1、大蛋在外,每到一处,必厕所大号。

2、老夏破手机充一次电仅够用个把小时,所以他每到一处便寻电源充电。

3、老夏在杭州北站时,购物大包小包,果真是“厚德载物”。

4、嘉兴新塍服务区,25元一碗的红焖大肉面条,肉好吃,面条死难吃。但老夏吃光了面条,肉未动;也居然不夹给我们吃,浪费!浪费可耻!

5、广陵服务区换乘车子时,恰逢大雨。照他人做法,大蛋侧身小便,哗哗哗;老赵却硬是冒雨到室内厕所去。文明高下,小便可知。

【遗憾与教训】

1、作为旅游城市、历史文化名城,绍兴还有许多地方我们没有走到,比如会稽山、仓桥直街、西施故里、兰亭、鲁镇、天姥山等,还有我们路过的周恩来祖居、贺秘监(贺知章)祠等。

2、在书圣故里的时候,我们应该买门票进入王羲之陈列馆等的。小钱不能省。

3、远途旅游,坐大巴,活受罪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